close
水果餅外觀看似平凡樸實,其實背後卻流傳著一個台南縣永康市西勢里當地的傳統習俗,有別於民間一般皆以油飯、紅蛋或蛋糕,來慶祝喜獲麟兒,在永康廣興宮祭祀中心的西勢里一帶,卻是以水果餅來慶祝,形成此地獨特的「分餅節」習俗。
相傳道光八年(西元1828年),永康西勢、新庄仔、番薯厝和新化的崙仔頂一帶的庄民,因為感到此地的壯丁不足,所以向謝玄元帥請願,只要村中有生男兒者願分大餅給民眾食用,以慶祝添丁之喜。
後來,庄民真的生了兒子,於是相約在謝府元帥誕辰的農曆正月二十日分餅還願,於是這天就成了這四個村庄沿襲至今的重要節日,而凡是正月二十日以前一年中生男丁的人家,在當天都得分送水果餅給所有鄉親,分享添丁之喜。
水餅的分送分為「福份餅」及「老大餅」兩種,福份餅是分給住在庄內而具有「福份」資格的庄民,老大餅則是送給滿六十歲以上的老人,所謂「福份」就是廣興宮登記有案的會員,只有男性沒有女性,每年必須按時向廣興宮繳交「福份錢」,而滿六十歲以上的老人,就不需繳交「福份錢」,透過大餅傳遞祝壽之意,十分溫馨。
現今水果餅多半都由當地糕餅店製作,水果餅主要是以麥芽糖、砂糖、植物油、麵粉、甘藷、太白粉、果汁等原料組合而成,形狀為圓餅,有大小兩種,大者一斤重,小者半斤重,當地又將水果餅稱作「幸餅」,帶有祈福、延壽之意。
永康名產水果餅,延續了傳頌百年之久的傳統習俗,時至今日,水果餅不只是成為永康在地相當具有特色的名特產之一,更傳遞著一種簡單圓滿的幸福滋味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