機會教育最實用
常言道「言教不如身教」,並不是拿著課本、老師站在講台、拿著紅筆劃重點才是教育。當寶寶還不到學齡時,第一個學習的對象就是父母親,他們的應對進退、說話的語調、與其他人的相處等的一舉一動,寶寶時時刻刻都在學習和模仿。因此父母的身教也成了寶寶的榜樣,無意間地在耳濡目染著。好的身教讓孩子從小培養好的生活習慣,好習慣的養成來自良好的家庭教育。
不久之前有一則新聞:網友拍下兩名女國中生坐在捷運上的博愛座開懷暢談,完全忽視一旁大腹便便的孕婦,因而引起眾多網友的指責。這樣的行為本身的個性使然?還是家庭教育所致?也有可能這兩名女學生覺得:懷孕是她家的事。無論如何,這樣的行為已是不為世人所容的了。
某位媽咪平時就教育寶寶,博愛座要禮讓給受傷或行動不便的人或者老公公、老婆婆,如果是抱寶寶的人和懷小baby的媽媽也要以此對待。某天寶寶與媽咪一起上了公車,看到博愛座上坐著一位小姐,便走過去對小姐說:「阿姨,請你讓位給我坐」,那位小姐很不好意思的站起來走到後頭。媽咪跟寶寶說:「不可以直接要求別人讓坐,這樣很沒有禮貌。」寶寶卻回答:「但是他沒有受傷,不是老爺爺、老奶奶,也沒有抱baby,怎麼可以坐在那?」
雖然上述的寶寶說話天真,卻也表達出家長教育的「禮讓」觀。因為媽咪平時的叮嚀,孩子會用的心態去看待週遭的人事物,如果我們也試著以「從做中學」的方式教育孩子,讓教育對寶寶而言不是「上課」,如此潛移默化的教育方式是最直接、最貼近生活的,也能讓孩子學得最快的!藉由這些突發點機會教育孩子,相較於口頭的叮嚀囑咐更來得實際。
人格養成 父母扮演重要角色
英國教育家史賓塞曾說過,在孩子的教育中,父母是不能缺席的。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獲得知識、常識並且快樂成長,所以教育的方法也要是愉悅的,要先把孩子的情緒調保持輕鬆、自信和專注,再開始學習。因此在教養幼兒的過程中,大人與孩子互動時的氣氛應該是輕鬆又自在的進行。
教育孩子的環境,須從幼兒平日的生活中做起。照護者平時多留意、多觀察孩子的想法及行為,都有助於培養孩子養成正確的觀念。無論是培養寶寶的任何技能、才藝、學術,最根本是由「同理心」來發展的,藉由日常生活的人事物,照護者應教導寶寶學習從「自己」的角度觀察其他人的言行舉止,再回頭想自己想要怎麼做和如何做,讓孩子懂得關心自己,也關心別人,這是對幼兒的人格養成的一大課題!
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根本,也是孩子適應社會和未來生活的第一間教室,因此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說相當重要,孩子需要您的耐心與包容,或許有時孩子的頑皮容易惹怒您,但威嚇怒罵的方式對教導並無助益,反而容易讓孩子心生畏懼及反感,因此教養幼兒時最好不要使用喝止的方式,且要有耐心地跟寶寶說,讓孩子能徹底明瞭是非對錯的意義!
對孩子說話也盡量避免使用負面的用詞,像是不好、不要、不可以:吃零食不好、不要玩剪刀、不可以在室內奔跑等。家長越是說不,孩子會越想知道家長say no背後的秘密,不可置否,這是人的天性。最好的方式應該是在安全的範圍內帶著孩子「體驗」危險,並告訴孩子該注意的部份:如使用剪力時要小心還要專心才不會剪到手,不然會流血還會痛痛;吃太多零食會營養不均衡,就不能長高長壯長漂亮;跑跳等活動應該在室外進行,室內空間有限,奔跑容易跟人或家具碰撞造成受傷。讓孩子體驗過後,他們會覺得:喔!原來是啊!
在責備孩子時,也應該避開太多情緒的字眼。當爸媽正在氣頭上時,更加要注意言詞,以免沒達到教育孩子的效果,又傷害到孩子的身心。
建議各位家長不妨在每天下班回家後,無論是在餐桌上或是床邊故事時,聽孩子說說話,傾聽孩子的聲音有助於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,良好的溝通也可以幫助孩子的人格健全發展。以下,我們將由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出發,為您探討如何培養幼兒的三心態和二種能力,讓我們一起來傾聽孩子內在的聲音吧!
同理心 最難得
婷婷和小艾在一起玩洋娃娃,婷婷想請吃小艾餅乾,於是踩上小板凳,伸手要搆放在桌上的餅乾盒,沒想到一個不小心撞到桌上的水果盤,盤子掉在地板上碎片四處飛濺,水果開始一個接著一個掉下來,還打到了婷婷,小艾在一旁看到了卻趕緊跑開...。
當孩子快滿2歲時,他的人格特質會開始慢慢形成,這時他會開始發展自己做事的方法,表現自我主張,照顧者很容易從孩子行為中看到自己的人格特質,尤其是當孩子高興或生氣時的表現,這對照顧者而言是很好的自省機會,因為你可以從孩子身上看見自己的人格特質。
當盤子掉落時,小艾目睹整起事件的始末,不但沒有幫助婷婷反而選擇逃避。這樣的行為是先天個性使然還是後天照護者的教養所致?也許兩個原因皆可能,然而後天照顧者的教養不就是形成寶寶個性的最大調教者?當事件發生的同時,為什麼當下小艾不是去幫忙婷婷?也許她覺得「幸好盤子的碎片沒割到我,不關我的事」。但若角色互換,被碎濺到的是小艾,她會希望婷婷有什麼反應?
不只是幼兒,您是否留意到現今社會有太多這樣的事發生,人們往往認為事不關己,就袖手旁觀。如果從小照顧者就灌輸孩子同理心的想法,或許出現這樣冷漠疏離的情況會減少許多。
教導幼兒培養同理心應從小開始,同時,教養孩子須先以身做責,看看他人,想想自己。例如:當您手受傷時,可觀察寶寶第一反應,是慌張的大哭還是會想到先拿紙巾止血再藥給您擦?您可以試著問孩子:「我現在手流血了很痛,要怎麼辦,要包紮還是要看醫生?」讓孩子思考如何處理事情。如果孩子不知該如何表達時可從旁引導。教導孩子,當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其他人身上時,您可問問孩子:「上次我受傷時,我們是不是學過要趕快包起來?那你要不要像幫我包紮一樣幫他包起來?」讓孩子學會以自身熟悉的人事物為出發點,知道如何用同理心的方式去對待他。
此外,跟寶寶互動時可多留意寶寶的反應,並教孩子看到事情發生時,能站在對方的角度來設想。就以婷婷和小艾的例子來說,如果您是小艾的照顧者,可問問她:「你這樣跑掉,婷婷會怎麼樣?如果是媽咪受傷了,妳也會這樣跑掉嗎?」將事物引導到孩子較關切的人身上,讓寶寶該夠感同身受,這是一個教育孩子培養同理心也是很好的方式。
需注意的是,照顧者在教育孩子時,不能給予孩子過大的壓力和指責的態度,帶著孩子隨時體驗情境模擬。輕鬆沒壓力的學習,孩子會有更完整的成長。
關懷心 暖洋洋
一如往常的,亞亞和小蘋在公園玩耍、盪秋千、坐翹翹板,玩得不意樂乎時,亞亞在追逐中跌倒了,坐在地上大哭,小蘋先安慰亞亞後馬上找來附近的大人幫忙,並且送亞亞回家。一路上有小蘋的陪伴,亞亞覺得安心許多。
過去曾有個廣告名言「關心自己,也關懷別人」,我們通常會以父母的教養方式來教育下一代,如果我們能更清楚自己所受的影響,就能幫助我們選擇教育孩子的方式。
的確,教育孩子要有關懷他人的心態,培養同理心是關懷他的枓本,但照護者需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與他溝通。再者,我們都知道,幼兒透過模仿來學習如何與他人互動,包括學習遊戲、輪流、分享、友愛、陪伴、禮讓等。其實這些舉動都是他們模仿的行為,而且都是來自觀察與仿效身邊的人。因此在培養寶寶關懷心的同時,應該讓孩子建立起每個人該有的責任與工作的想法,如跟孩子說「爸爸快回來了,媽咪等一下要去煮飯,只能再陪你玩一下」。讓孩子知道陽個人都有自己份內的工作要完成,也讓孩子學著體諒他人。明白關心自己,也要關心別人的道理。
除此之外,當父母親在教育孩子時,應該營造一點觀念:關懷自己家人,不可認為父母對自己的付出都是應該的!這樣的教育理念應該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。例如陪寶寶一起玩時,可告知:我累了,需要休息。不要讓寶寶認為陪他玩是理所當然的,讓寶寶了解照顧者也會累也需要休息。從中建立起孩子關懷他人的心態。
自信心 我好棒
剛接觸英文的小晴無法完整的唸出26個字母,發音也不盡然的標準。但小晴不厭其煩的反覆聽著錄音帶練習。某次家長座談會中,老師請小朋友們一起把26個英文字母唸出來。此時,小晴正以標準的發音和流暢的速度唸著每一個字母。
其實,自信心要在自立中培養,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,照顧者應當讓孩子自己完成。孩子們總是要接觸外界事物,學習知識,在這個過程中,會遇到許多困難,許多挫折,並且也離不開大人的幫助。但是,這種幫助要掌握分寸,幫助不代表大人把孩子沒做好的事接過來完成。如果家長總是因為孩子不肯自己動手學著做就幫他,久而久之,孩子就會失去探索困難的體驗,一旦遇到困難時,就會產生畏縮的心理,沒有挑戰的心態,只會回頭尋求協助。
家長可以試著給孩子充分的信心,適度的在一旁給孩子鼓勵。像是跟孩子說:「把事情做好,待會有好吃的點心做獎勵。」讓孩子建立學習的動力,或是給孩子一點壓力,跟他說:「我知道你一定會做好的,但是你不趕快完成的話,我要出去玩不等你囉!」以此激發孩子的能力,增加他的信心。自信心的建立需要有成功的體驗,讓孩子自己動手完成,嚐到成功的喜悅和甜美時,讓孩子對於嚐試就會有比較積極的態度。
對孩子提出的要求,及制定的目標要適中。因為每個孩子的能力不同,能力強的幼兒,常能獲得成功的體驗;能力較弱的幼兒,獲得的成功的體驗較少。因此,我們對孩子提出的要求要根據孩子能力的大小決定。例如當孩子玩完玩具不收時,可以試著跟他說「我等你收好,我相信你做得到,等你收好我們再出去玩」,孩子可能因為想出去玩,但是收不完而哭,如果此時可以告訴寶寶:「我給你10分鐘,你再哭,再不趕快收拾好你就不用玩了。」同樣要求寶寶完成,同的卻是不同的口氣,在孩子的心中也會有不一樣的感受。
如果孩子真的不法到達父母限定的門檻時,可給予適當的壓力,但口氣一定要溫和。例如當寶寶完成時可鼓勵寶寶:「你看,我就知道你一個人也可以辦到。」家長其實常犯一個錯誤:一昧要求孩子動作快,但給的時間不夠或超過寶寶的能力範圍。建立寶寶的信心,父母需要付出耐心。不要覺得逼得越緊,寶寶就會做得越好。如此揠苗助長之舉反而會讓寶寶對自己失去信心,家長應小心避免。
自信心的建立也需要賦予愛心。面對寶寶,照顧者應使用正面、積極、適當的用語,肯定並讚美他們在學習,生活等方面的良好表現,這是一種最直接的愛的表達方式。對待幼兒應該注意經常的表揚,要愛護他們,不要總是以批評的眼光和責備的口氣對待幼兒,即使他們做錯了事情時,也不要將他們說得一無是處,更不應該口出惡言。表現得好給予讚揚和愛護,對於幼兒來說,學習做一個事情是一個嘗試,失敗,再嘗試直至成功的過程。
責備孩子的4大避免
1.尊重孩子的人格:幼兒也有自尊心,也需要被尊重。大人不適當的責罵對小孩而言是一種壓力,容易造成反效果。
2.先說明責備孩子的原因:讓孩子明白他錯在哪裡,不要讓他覺得自己沒有錯為什麼無故挨罵。
3.指導孩子如何改進:責罵孩子的用意是希望他下次別再犯同樣的錯,除了告訴孩子做錯的原因,大一點的孩子還可告訴他:「下次你應該如何做,才不會再犯錯」。
4.身教的重要性:例如要求孩子看到熟人要打招呼問好,大人就要以身作則。當孩子看到家長的表現深感認同,他們才會信服您的管教。
想像力 無限大
某次小睿弟弟畫畫完之後,把作品交到媽媽手中。媽咪問:「小睿啊!你畫的是什麼呢?」小睿說:「是蜘蛛和蜘蛛網啊!」但媽咪左看右看卻找不到蜘蛛在哪兒。小睿說:「蜘蛛剛下班先走了啦!」
幼兒時期是孩子想像力最豐富的時候,在此時培養幼兒想像力,可獲最大的成效。幼兒有強烈的好奇心,照顧者應保護他們的好奇心,重視他們的想像力,培養孩子主動想像的能力,透過畫圖就是培養幼兒想像力最好的方式。
培養孩子的想像空間,可以試著帶孩子躺在地上看天空,看看天上的雲像什麼東西?或是坐在樹下,讓孩子看看地上的落葉可以排成什麼圖案。或者,給孩子一張空白的紙,讓孩子自己發揮。雖然一開始可先畫不具體的事物或把物品畫得盡善盡美,但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。
另外繪圖本也是培養幼兒想像力的最佳工具,照顧者可先畫給孩子看,讓孩子知道,就算塗到框線外面沒什麼大不了。同時家長也可以藉由故事書衍伸話題,像說故事接龍一般,即使幼兒有些天馬行空的想法,也不能全盤否定其想法的可能性,應採取孩子能理解的方式,耐心訴說或提出問題,引導幼兒繼續思考。
與孩子相處,照顧者應盡可能跳脫一成不變。例如出外時不要總是爸爸開車,可坐試著搭捷運、搭公車、搭火車,都會給孩子不一樣的全新感受。此外,甚至還能教導孩子地域的觀念或建立初階的方向感。或者坐火車時,當火車經過山洞或在田野間奔馳著,多問寶寶一些問題可以刺激寶寶無限的想像力。
此外,父母親平時應鼓勵孩子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表現出來,及時肯定他們與眾不同的想法和做法,讓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態與心情,產生繼續探索的興趣和再創新的信心,同時,孩子的創造力也會隨著想像力的發展而得到更寬廣的發展。
意志力 最堅持
貝貝看著電視中的鋼琴演奏十分陶醉,向爸爸要求學琴。然而一開始的指法練習是最枯燥乏味的,不久後貝貝開始感到厭煩想放棄。此時鋼琴老師鼓勵貝貝,毅力是學習的根本,如果無法堅持,還能做好什麼事呢?貝貝重新調整心態後重新找到彈琴的樂趣。
孩子是否有辦法貫徹始終地完成想做的事?不妨把這樣的訓練帶入生活中。當孩子原本喜歡的事物失去興趣,不想再接觸了、想偷懶了,或無法再從中得到成就感時就會開始怠惰。如一成不變的鋼琴單音練習,如果學習不再有趣或無法靠意志力繼續堅持致使半途而廢,這是一件多麼可惜的事情。因此,培養孩子的意志力,避免三分鐘熱度,讓熱情持續延燒才是關鍵。此外,與寶寶一同遊玩的任何活動應從頭架構到完成、收拾,對培養孩子意志力也很有助益。
根據幼兒的年齡階段和學習特點以及身心特點的發展水準相適應,激發他們積極、主動的學習,給孩子訂定完成的目標應該由簡到繁、由易到難,依照循序漸進的原則,當孩子在活動中碰到的困難不會很大,通過他們自身努力可以克服時,即可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意志力和逆境指數。
此外,陪孩子遊戲時,照顧者應該指導和幫助孩子定下短期和遠程的目標,使孩子有努力的方向。當孩子心中有了目標,他就會為實現目標而去努力,也許他希望得到讚美、也許他本身對這件事的興趣極高,都能表現出堅毅、頑強和勇氣。但須注意目標一定要適才適地,太難或太易達到的目標都不能達到鍛孩子意志力的效果,甚至適得其反。另但如果是合理的目標,盡可能要求、鼓勵孩子堅持到底,直到實現為止,決不能半途而廢。
或者盡量讓幼兒獨立活動,如讓孩子自己穿衣、自己收拾玩具、自己完成作業等。當幼兒在進行這些活動時,會先自行設想該如何克服外部困難和內部障礙,這個過程正是從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得到的成長,使孩子的使意志得到鍛煉。但如果過程中,孩子無法自行完成這些項目,家長也不必急忙幫助。讓子自己克服困難進而解決困難。當孩子戰勝困難後,達到了目的,會顯示出一種經過努力終於勝利的滿足感。在這個過程中,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、信心和意志力也就隨之成長。
當幼兒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努力和進步,照顧者要適時、適度地給予肯定和贊許。如果孩子無法完成計畫時,應進行具體分析,避免直接說:「這麼簡單你也做不到?」或是把孩子未完成的事物接過來自己動手做。家長這樣的舉動,只會讓孩子一次次增加挫折感,最後失去自信心,變得什麼事都只想依賴照顧者不想自己動手做。
孩子在一個日趨多元化的社會中學習著、成長著,他所面臨的是一個開放性的選擇空間,家長必須從不斷的篩選和調適中,幫助孩子做出最「合適」的選擇。有別於過去,孩子只侷限於父母塞什麼他就得學什麼的模式,希望孩子有什麼樣的發展,是取決於父母的導向和觀念的建立。期望每個寶寶照顧者都能把教育帶入生活中,對孩子來說,這是再好不過了!